目前,LED 平板燈的主要競爭對手為以傳統熒光燈光源為主的 T5、T8 格柵燈,或者是以 LED為光源的格柵燈以及辦公用吊線類燈具。但 LED 平板燈的價格要遠高于格柵燈,幾 乎與吊線類燈具總體上接近,市場競爭力并未得到充分體現。據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 產業聯盟統計,2010 年我國 LED 平面燈產量約80萬只,總體市場規模近 6 億元,出口比 例在各類燈具中較低,約 36.8%,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山西、廣東、上海等地區,產業的集 聚效應較大。LED 平面燈的生產和應用量目前仍然較小,尚未形成較為一致的產品規格形 式。
一、LED 平板燈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分類方式,可以將市場上“標稱”為 LED 平板燈的燈具作出如下的分類: -按外形:LED 平板燈可分為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外方內圓形等; -按規格尺寸:有圍繞格柵燈燈盤尺寸來做、以替代格柵燈為目的的 300mmx300mm、 300mmx600mm、300mmx1200mm、600mmx600mm 的 LED 平板燈;有替代筒燈的 2″、2.5″、 3″、4″等 LED 平板燈; -按安裝方式:主要有吊裝式與嵌入式兩種,當然也可以吸頂式(表面式)安裝等(如 圖 1);

一、按照發光方式:主要有側入式 LED 平板燈與直下式 LED 平板燈兩種。其中,側入式 LED 平板燈主要由邊框支架、擴散板、反光板、導光板、驅動、燈條組成(如圖 2)。目前 主要的導光材料有 PS(Polystyrene)聚苯乙烯、PC(Polycarbonate)聚碳酸酯、PMMA(polymethyl metha 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亞克力材料。導光板的工作原理及導光板厚度變薄發展 趨勢示意圖見圖 3。直下式 LED 平板燈結構與側入式類似,只是光源均勻分布在擴散板的 后面 當然還有其他分類,例如有的廠家按亮度及調光功能對 LED 平板燈進行分別等。

二、LED 平板燈優缺點分析 直下式平板燈相對于側發光平板燈有以下幾點優勢:第一,能效高。LED 發出的光經 擴散板直接照射出來,提高了燈具的系統能效。據報道,目前已有 80lm/W 以上的產品。第 二,成本較低。省去導光板的成本,使得燈具的成本降低,內部空間大了,設計也更加的靈 活。第三,燈具質量減輕,因為省去了導光板。第四,可靠性增加。我們知道,在燈具設計 中,各個元器件及所用材料的性能將決定燈具產品的性能,元件增加,可靠性能降低。所以 如果使用質量較好的擴散板,燈具即可保證較長的壽命,而導光板及反射膜在高的溫度下, 易老化變黃,影響出光效率和使用壽命。
直下式平板燈主要不足之處在于不能做得太薄。LED 光源與擴散板之間要有一定的間 距,否則燈具會產生亮點,這勢必導致燈具的厚度增加,使燈具外殼的成本跟著增加,燈具 的外觀也會顯得不佳,而且厚度增加了,就增大了光的傳輸途徑,使燈具的能效降低。由于 燈珠是固定在后背板上,如果后背板用整片鋁基板,那么成本將會很高,如果用條形的鋁基3板,固定和定位等又是一個問題。如果直下式平板燈的后背板使用大面的鋁板,也要考慮長 時間吊裝后背板變形彎曲等問題。

側式平板燈的不足主要為:第一,能效不容易做的很高。表 1 給出了相同功率的側入 式 LED 平板筒燈與傳統 LED 筒燈性能的一個比較。從分析上可以看出,相同功率下側入式 LED 平板燈在光輸出、能效及顯色指數(CRI)等性能指標上與傳統 LED 筒燈相比仍有不 小的差距。第二,成本價格較高。導光板是側入式平板燈的核心;因增加了導光板,價格比 直下式要高;第三,對導光板質量要求較高,如果設計不好,會出現中間亮,兩邊暗,或進 光邊有亮邊,或不同角度亮度不一致等現象,影響照明質量。第四,可靠性能相對較差。由 于側發光平板燈中的導光板、反光油墨和反射膜始終處在比較高的溫度下,很容易老化變黃, 致使出光率降低,燈具壽命大打折扣。
三、LED 平板燈發展展望 LED 平板燈雖然有良好的眩光控制,發光均勻等諸多優點,但是要取代格柵燈/傳統筒 燈還要解決以下一些問題:
第一,效能低。對于側入式 LED 平板燈,效能低仍是一個問題。一方面,要達到高亮 度,必須增加芯片數量,提高功率,但節能效果不能體現,特別是大尺寸的平板燈;另一方 面,功率增加,照明器具內 LED 模塊的工作溫度也會增加,影響光衰和壽命,因此如何處 理“薄”與“高能效”之間的平衡是個問題。
第二,價格高。要提高能效,需要 LED 數量要多,成本在增加的同時,同時也帶來如 何處理散熱問題。同時,高效的導光板價格也不菲,所以與要取代傳統格柵燈相比不具有價 格優勢。而且,用導光板來做平板燈成本有點昂貴,短時間消費者很難接受。
第三,維護不易。不同于傳統的熒光燈格柵燈或 LED 格柵燈,如果光源壞了,不需要 很專業的人士就可以方便的一對一替換,而對 LED 平板燈來說,如果光色不足或不亮了, 可能整個燈具都要換掉,而且需要很專業的人士上門來操作,維護成本不說,主要是太麻煩
第四、市民認知度不夠,難免影響市場的銷量。 除此之外,到底怎樣的燈具可以稱為平板燈,目前缺乏統一認定。市場上有叫平板燈、 平面燈、面板燈等,有些人認為平板燈就是外型為平面狀的燈具稱為平面燈。按照國家半導 體聯盟《LED 平板燈(具)性能要求》征求意見稿中的定義:LED 平板燈:一種使用 LED 光源且為面發光的燈具,燈具厚度與出光面大線度(矩形或方形燈具為長對角線,圓形 燈具為直徑)之比介于 1/10~1/30 的 LED 燈具。如果按照這個定義,現在很多 LED 筒燈、 LED 日光燈具等都成為 LED 平板燈,這是不科學的。按照《室內用 LED 照明燈具技術規 范第 2 部分:平板燈》(深圳市 LED 產業標準聯盟標準),LED 平板燈具定義為:LED 光源 通過相應的光學部件,使滿足需要的光均勻的從一個平面發出的裝置,根據沒體現出 LED 平板燈發光特點。海峽兩岸共通標準《室內一般照明用 LED 平板燈具》中 LED 平板燈具定 義較準確地反應了 LED 平板燈具的特點,但要求“整體厚度不超過 70mm”加以限定是否能 夠真正區分傳統 LED 筒燈和 LED 平板筒燈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目前也有一些現象,提到平板燈,就問有厚度有多薄或者是效能有多高,就像之前國內4市場上掀起得 LED 燈具效能“惡性”競賽一樣,仿佛 LED 平板燈的性能指標僅由厚薄程度 或效能高低單項指標來決定,這是不可取的。筆者個人認為,LED 平板燈不應一味地追求 厚度設計,而舍棄了產品本身的特性,應基于產品的安全性、色質量、合適的亮度、光分布、 眩光控制、外觀、可維護、價格,能效等綜合指標進行評價。片面的、單一指標的考察可能 導致市場紊亂及產品整體質量可靠性降低,打擊消費者信心。而且 LED 平板燈做的再薄也 不可能做得比 oled 照明產品薄,所以 LED 平板燈應利用 LED 本身的特點和優勢,在滿 足實用需求和大限度地發揮光源能效的前提下,對燈具進行超薄化、個性化外觀設計,這 樣才能在未來室內通用照明以及商業照明市場中將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