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導航
- 公司動態
- ·廣州亮化工程、廣州標識工程--
- ·廣州泛光標識工程--LED發光
- ·廣州LED亮化工程--商城亮化
- ·廣州LED發光字工程廠家--招
- ·廣州亮化工程公司--樓盤亮化工
- 產品新聞LED洗墻燈
- ·橋梁燈光工程-- 橋梁亮化工程
- ·建筑樓頂燈光--{樓面燈光工程
- ·外墻燈具安裝--亮化工程安裝
- ·亮化工程安裝--燈光工程安裝
- ·建筑燈光亮化-- 建筑外墻燈光
- 新聞資訊
- ·廣州亮化工程--節日燈飾
- ·廣州亮化工程-- 路燈光衰問題
- ·廣州亮化工程--鈣鈦礦LED最
- ·廣州標識泛光工程、廣州交通設施
- ·廣州標識工程,廣州交通設施工程
- 照明技術知識
- ·廣州LED亮化工程-LED驅動
- ·廣州全路--常用調光方法與特點
- ·廣州LED發光字--LED燈絲
- ·廣州亮化工程公司--LED驅動
- ·廣州亮化工程--并聯?串聯?L
- 照明工程技術
- ·廣州精工字LED背光--標識泛
- ·廣州led燈光亮化工程-倒裝共
- ·廣州led燈具設計、銷售及亮化
- ·淺析LED照明企業資金周轉不靈
- ·建筑動畫--名匯城市花園亮化工
新聞詳情
亮化設計——中國LED照明“黃金發展期”:誰能點亮LED民用藍海?
來源:本站 作者:匿名 發布:2011-7-7 隸屬:新聞資訊 點擊:22884
關鍵詞:廣州亮化工程 LED亮化工程 廣州照明工程 照明設計 亮化設計 燈光設計 夜景照明設計
亞洲幾個國家早在3至4年前做好led產業發展及產品推廣等戰略部署,如日本的“21世紀照明”計劃、韓國的“固態照明計劃”、臺灣的“新世紀照明光源開發計劃”、中國的“半導體照明產品應用示范工程”計劃,這些國家級半導體照明的規劃都折射出各國對LED照明產業發展、產業經濟與環境能源效益的重視。現時各國正積極推動LED照明計劃當中,LED燈泡將列為優先導入照明產品;LED路燈切換計劃亦如火如荼,預估2013年全球LED照明產值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近2成。
2010年中國LED產業總產值達到1200億元,企業數量接近4000多家,過去5年平均增長率為35%,2010年超過40%.在未來5年內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LED產品的應用空間廣泛,從汽車照明到普通的家具照明燈具,再到城市景觀照明工程、路燈照明、裝飾照明等諸多領域,市場潛力巨大。近10年LED的成本每年都在下降,2015年LED產品價格有可能降低至2010年的1/5,屆時通用照明市場滲透率將上升至50%,2020年LED照明坐擁照明市場超過75%的占有率。
亞洲LED照明步入黃金發展期 注入新元素
亞洲LED照明產業步入黃金發展期,各企業積極進取的態度,為LED照明產業不斷注入新元素及帶來更激烈的競爭。傳統照明企業積極開拓LED照明產品線,以半導體為主營業務的生產企業亦著力于LED光質量的提升,新興產業的巨大潛量刺激了大量的后起之秀,其快速追趕的步伐讓先行企業不敢松懈。在各種因素的掣肘下,亞洲LED產業難免要經歷一段混沌的競爭期。
中國:龐大市場潛量及低生產成本吸引LED投資熱,令LED照明試產滲透迅速提升;
臺灣:利用資源整合及海峽兩岸緊密合作,創造出獨有競爭優勢;
日本:掌握各項專利積極研發,確立市場頂尖技術定位;
韓國:大集團不斷切入,投資LED照明產業生產及研發,積極搶攻LED照明市場。
淘金中原中部LED照明交易中心成立
作為一種新型光源,LED照明不僅應用于景觀照明,隧道照明、電視、汽車、室內照明等越來越多的領域都開始應用。
隨著中國LED產業正進入快速上升通道,為LED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據專家預測,隨著全球眾多國家紛紛訂立政策推動LED照明應用發展,預計2015年僅中國LED照明市場規模將近千億美元。
“LED市場太大了”
50萬個大功率LED燈泡、37000套LED專用燈具、5萬平方米發光面積,在2008年奧運會上,流光溢彩、由燈光變幻出萬種表情的水立方創造了一個世界之最: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LED藝術景觀照明建筑——這種高科技的照明開始大規模地走進國人視線。
奧運會只是一個引子,通過開幕式及各種景觀,LED一夜之間得到了大眾的認識。事實上,LED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突破和發展,其功能之多樣化,已經影響其它行業的延伸。
早在幾年前,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制定并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明確地提出了LED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的發展目標和政策建議:到2015年,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在30%左右,功能性照明達到20%左右,液晶背光源達到50%以上,景觀裝飾等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圍繞以上發展目標,發展意見也明確提出,要積極實施促進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的鼓勵政策。
“隨著市場成熟和政策引導,各地區的示范工程,也會更青睞于LED相關的設計與產品,LED市場太大了。”一位業內人士認為,LED的所帶來的是一種產業革新,大有可為。
北上西進 中部LED成橋頭堡
LED產業的興起,國家政策的支持,使LED行業在產業革新的同時,帶動了整個產業版圖的重新勘分。
十幾年前,我國的LED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而北方的LED生產企業則相對較少,主要以代理銷售為主,“南生產北代理”的大格局是產業的真實寫照。
但從2010年3月后,這種現狀開始被改變,呈現出“北上西進”的明顯趨勢。所謂“北上西進”,就是從投資產業和經濟空間變動格局來看,不斷地處于由南向北、由東向西較大的轉移。
當時,河南省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河南省半導體照明產業的指導意見》,頒布關于加快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新政出臺,LED產業發展已成為河南省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低碳經濟增長點。
與此同時,隨著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LED行業作為一個重要的招商引資領域,河南省從上到下都得到了重視。在郭庚茂主政河南省府期間,曾親自出馬邀來臺灣鼎之奇、鼎元、惟昌、艾笛森4家國際級LED研發企業在此投資建廠,而一時轟動全國業界。
如今,以河南為代表的中部LED聚集地,不僅引進上游生產加工企業,擴大工業產值,同時將著力做好服務流通配套領域的建設與發展,成就全產業鏈的健康發展,使河南成為了真正的LED行業強省。就全國產業版圖來看,而隨著中部LED產業的發展,在全國正逐步形成“橋頭堡”的實際功能。
淘金中部LED照明交易中心
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LED在中部已迎來大發展機遇,吸引了大量資本前來淘金,這也使有一個專業的LED交易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在這背景下,中部LED照明交易中心(下稱交易中心)應勢而發,將作為改變中國LED產業南北布局失衡的行業橋頭堡,奠定中國中部LED行業發展的基石,打造中國 LED照明第一交易門戶。
“目前,中國北方尚無LED產業的市場,交易中心則是區域產業走向繁榮的核心要素,是現代產經結合模式的集聚點與爆發點,商業經濟價值在于其具有集聚與輻射功能。”交易中心投資商河南中力國際集團負責人馬紅梅表示,“中部LED照明交易中心”的誕生,將匯聚億萬財富,成就宏遠偉業。
據了解,正在招商的交易中心將特為商戶成立中部首家LED產業的商會聯盟組織 —— 中部LED商會聯盟。將與官方、半官方機構合作,與國內近百家同類商會組織合作,建立“政府 —— 商戶”的快速交易通道、建立全國性商會資源交易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商源共享、商機共享,從而直接惠及于百億元的中國北方內陸空白市場。
此外,中部LED照明交易中心依托全國最大、最專業的廣告市場,加之云集了中部70%的LED經營商戶,買家資源無限膨脹。
LED發展勢如破竹 傳統照明企業有待向LED擴展
在2011年6月9日廣州國際照明展上,LED照明以絕對優勢的曝光率,成為本屆展會的亮點。幾乎所有的參展商,都將LED照明產品擺放在了展位的顯著位置。傳統照明企業在固守原有城池的基礎上,紛紛投入LED開發和應用,一場轟轟烈烈的LED大潮已經迅速席卷了整個中國照明行業。
LED產業發展勢如破竹
“今年的照明展會幾乎都變成了LED展。”TCL照明電氣事業部總經理李益民說。據了解本次展會全部13個展館中,有6個以LED命名。在幾乎所有參展企業的展臺上,LED都被擺在了顯著位置。“我感觸很深,現在照明展應該叫LED應用推廣展才對,一半左右都是LED展示。LED這個趨勢是無可置疑的,我感覺到現在形勢已經把我們推到必須要進入這個行業的地步了。原來我們對LED還只是在關注,因為整個市場氛圍沒有起來,整個市場銷量沒有起來,整個LED因為價格居高不下,感覺到還只是在一些重點項目工程領域。現在再次感覺到市場越來越強烈,這個信號越來越強烈,必須要做這個事。”照明總經理趙志軍說。
同往年展會相比,本屆廣州國際照明展除LED參展比重明顯增加外,另一個變化也在悄然顯現:LED產品已從裝飾性逐步向功能性轉變。LED光源、LED商業照明、LED戶外照明網絡超女,甚至傳統家居照明企業也大范圍地展出了LED家居照明產品。而家居照明,是目前LED照明應用范圍最為狹小的領域。
據了解,同往年展會相比,本屆廣州國際照明展除LED參展比重明顯增加外,另一個變化也在悄然顯現:LED產品已從裝飾性逐步向功能性轉變。
LED照明沖擊傳統照明企業
“我們已經將大部分傳統照明項目轉向LED。”松普照明總經理汪德泉表示,他們在傳統照明的基礎上,已經紛紛推出了系列LED產品,并積極進行市場嘗試。
做,還是不做?這似乎不再是一個問題。雖然仍有技術、價格等因素的制約,然而LED作為替代光源已經成了行業共識。佛山照明國內銷售經理張開明表示,現在光源產品的發展,尤其現在是LED的推出,對行業整個改變比較大,例如傳統的產品面臨著轉型的問題。現在佛山照明除了進一步發展LED高效節能產品外,對整個燈具項目,我們也會加大投入力度,因為燈具的產業規模比光源還要大。“尤其在國內市場已經逐步形成這樣的沖擊。一些傳統做照明的生產公司,開始從傳統燈轉到LED,第一看到這種趨勢,第二看到這種沖擊和壓力。縱觀最近三年,2008、2009、2010年照明展可以看出,LED在整個展位上展出的比例逐年在提升,尤其是今年使用面會更廣,就說明了大家把它的趨勢由半導體照明替代傳統照明的方向上。”真明麗副總經理李治佳說
事實上,雷士照明、歐普照明等國內照明巨頭均已高調宣布進軍LED照明領域。其他巨頭在介入LED之后,均開始變得低調。但敏感的業內人士無不感到,在這低調的背后蘊藏了審慎卻急迫的態度。
向LED擴展 傳統照明企業銷售增加
回顧過去一年,國內通貨膨漲壓力增大,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持續上漲,國內照明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營業費用大幅上升,行業平均利潤率逐漸趨薄。在市場需求基礎上,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照明行業的發展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從行業內相關上市公司的銷售情況來看,LED照明產業未來的經營和盈利能力具有廣闊的空間和穩定性。
2010年,陽光照明加快從傳統照明產業轉向新興照明產業,并重點推進微汞環保型節能燈新品和 LED照明新品的產研進度。在2010年陽光照明超計劃實現了年度計劃目標,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21.7億元,完成計劃目標的 102.04%,增長24.52%。雷士照明2010年總收入較前一年增加54.3%至4.7億美元,該公司加強對節能光源的推廣;照明電器產品銷售增長64.5%,主要受惠于與燈具產品和光源產品的配套銷售增長。近期雷士照明大規模推出LED照明產品,表明了發展LED照明產業的決心。
由此可見,傳統照明企業盈利能力可圈可點,在產品戰略上都積極跟進LED潮流,擴大LED照明業務規模。傳統照明企業正在煥發新的活力。為此,有專家預言,未來10年LED照明市場將逐漸走向成熟,也是傳統照明向LED照明燈具轉型成敗的最關鍵的10年。
誰能點亮LED民用市場?
受“十二五”產業調整目錄政策的積極鼓勵,國內LED產業正在迎來巔峰時刻。
近日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謝極透露,發改委正在組織編制半導體照明產業的“十二五”規劃,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考慮將LED納入“綠色照明工程”中。目前LED照明產品價格比較高,銷售市場以政府采購為主。如果LED照明產品能夠入圍綠色照明工程,財政補貼將從對廠商的直接補貼轉為補貼消費終端,消費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購買,這將有助于打開空間廣闊的家庭自用市場。
LED照明應用正逐漸從LED背光源向普通照明領域滲透,這將給整個產業鏈不同的參與方都帶來全新的商機。
投資升溫
從剛剛結束的全球最大照明展第十六屆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的統計數據就可以看出LED產業的熱度:LED展共占據12個館,展出規模達12萬平方米,占整個展覽面積的一半;LED參展廠商超過1800家,較上屆增長一倍還多。
展覽會的主辦方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董事潘文波介紹,LED是當下最具想象空間的節能環保投資領域之一。如果將現有照明市場完全替換成LED,其潛在規模高達3000億美元。預計2011年中國LED產業產值可達1800億元。由于國內外LED需求出現井噴,引發各路資本爭食這一龐大的新興行業市場。
潘文波介紹,從2010年開始,國內LED市場景氣指數開始轉向樂觀,海內外投資兼并整合上下游企業的進程加速,國有資本、民間資本等紛紛進入,出現產業投資熱潮。
日前,上舜照明宣布:獲得金沙江創投首輪投資1000萬美元投資。此前,金沙江創投從上游到下游,已先后投資了8家LED企業,包含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金沙江創投的創始人之一伍伸俊表示,LED可能將徹底取代傳統的白熾燈,成為照明舞臺上的唯一主角,因此希望抓緊新一輪照明革命的機會。
此外,上市公司對LED的投資也明顯升溫,僅2010年投資計劃就超過300億元。其中,三安光電計劃投資達200億元;德豪潤達宣布41億元投向LED;浙江陽光2010年年報中宣稱,未來三年內對LED投入資金總額將為10億元;惠州科銳、比亞迪照明等一批超10億元的項目也相繼上馬,總投資60億元的臺灣洲磊LED芯片等項目落戶。
LED的迅猛發展也吸引了包括美的集團在內的中國家電巨頭的加入。廣東美的照明電氣制造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美的集團從2009年正式進軍LED產業,目前產品遠銷歐美,今年上半年,美的照明已創造超3億元銷售額。
專家預測,最快到2015年,LED在中國照明市場的占有率將達到20%,帶動產業規模達5000億元,中國也將進入全球LED照明市場的前三強。
民用藍海
據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統計,目前國內有各類照明產品生產企業萬余家,是照明產品的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2010年中國照明產品出口額達到185億美元。基于國內市場需求的旺盛增長,許多出口企業開始轉向國內市場。
目前LED照明已經滲透到普通照明領域,無論在室內還是室外均有長足的應用。不過,做好國內市場并不容易,就目前來看,商業照明市場比民用照明市場運作更為便利,批量銷售與規模采購,讓LED照明在商業照明市場一路走高,增長率明顯,而民用市場則困難重重。
國內幾家大的照明品牌企業,比如歐普照明、雷士照明,均嘗試過普通民用照明產品的推廣,包括在其終端零售店里上架過LED產品,或者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數款民用LED產品等舉措。但從市場反饋看,這些民用LED照明的試水產品并不成熟,銷售狀況也不樂觀。
LED照明產品進入通用照明領域的最大障礙在于過高的成本。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希維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當前LED照明普及化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價格壓力,其次是單位流明(光通量的單位)的功耗比(lm/W)。從晶片到封裝的各個環節,都必須采取多樣措施,如添加紅光晶粉、發展高壓LED等,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他預測,今后高壓LED將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目前75W與100W照明產品的替代品也將陸續登場。一直阻礙LED照明產品進入通用照明領域的價格問題,有望在未來五年內得以解決。
深圳市全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從事LED行業多年,但至今仍然沒有涉足民用LED照明,也是因為技術和市場均不成熟。“做了也沒有人來買,進去就會吃虧。”該公司董事長王松柏告訴記者,考慮民用市場,應該是在2015年以后的事情。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理事長陳燕生也認為,大功率的LED室外照明不宜大范圍推廣,應以試點為主,避免造成浪費。
恰恰因為這一困境,國內一直不乏尋求技術突破的企業。伍伸俊表示,他們投資的目的就是希望抓緊新一輪照明革命的機會,投資了一批“具有顛覆性技術”的公司。其中,一家名為晶能光電的公司,采用硅材料作為襯底生產芯片,走的是一條全新技術路線,在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時,還可以繞開日亞和Cree布下的專利壁壘。“這些公司將使LED賣到10美元一個,并且價錢還會不斷降低,而同行要價可能需要30歐元。只有這樣的價位,LED才可能徹底取代傳統的白熾燈,成為照明舞臺上的唯一主角。”
據了解,通常100流明的LED球泡,2009年價格在100元以上,現在零售價40元,壽命從2-3萬小時到7-10萬小時不等,性價比提高了數倍,這一數據可以說是LED在向民用普及的道路上邁出了顯著的一步。
產業鏈突圍
盡管LED照明市場炙手可熱,但國內企業尚難從中分羹。
目前在中國,以日亞化工、歐司朗、Cree為代表的日本、美國和歐洲企業為第一陣營,主導著LED照明市場;中國臺灣和韓國處于第二陣營,在照明領域尚處于突破階段,主要供應的是消費類電子產品背光源LED;但是,內地企業由于規模分散,技術落后,所涉及的僅僅是以景觀裝飾、招牌廣告、戶外大屏幕顯示等低端市場為主。
目前,國內企業能掌握核心技術的,僅限于外延片、封裝等中下游領域,但有機硅、芯片等技術掌握在科銳等國際巨頭手上。由于LED上游芯片生產主要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致使下游生產商的器件主要依賴進口,極大地制約了LED產業上游的成本控制。
和光伏產業類似,處于成長早期的LED產業由上游壟斷了大部分利潤,占數量不到20%的產業鏈上游企業可以獲得70%的利潤。而這其中,影響產業技術路線的襯底材料開發更是各個環節技術的樞紐。
作為LED產業最核心的技術之一:襯底材料技術,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不外乎兩種技術路線:日本日亞化學公司的藍寶石襯底和美國Cree公司的碳化硅襯底。這兩家企業曾壟斷了幾乎全部襯底材料市場,并營造了復雜的專利體系,給渴望進入的外來者設置了極高的技術壁壘。
眼下,居技術壟斷優勢的外資企業,正在國內市場迅速圈地。5月23日,占地100畝、總投資超過3.5億美元的旭瑞光LED外延芯片項目落戶南海,該項目由美國SemiLEDs Corporation與在國內半導體照明行業巨頭共同投資。在LED行業浸淫10多年的王松柏認為,這又是一出“以市場換技術”的交易,將以中國市場巨大的代價換取未來多年才可能引進的并非前沿的技術,這是一筆無奈的“虧本生意”。
站在巨頭肩膀上發力內地市場者也不乏其人。香港奧的亮照明設備公司與科銳合作,利用優勢技術,自今年起大舉向中國內地市場進軍。該公司銷售總經理呂衛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廈門等地設立辦事處,這一網絡還在向其他地區大力擴張。
面臨如此市場格局,國內企業在出口轉內銷的道路上更是困難重重。廣東鶴山的廣明源照明,3年前LED出口占80%,如今國內市場已成為重要的市場戰略,正在努力增加內銷比例,但面對外資的競爭壓力,公司更多是從營銷戰略上取得發展空間。該公司試水營銷聯盟制度,這種嘗試暫時沒有明顯體現出效果來,但從一個側面表明,國內市場的拓展難度很大。
2010年我國LED行業開始大規模進軍芯片生產,從2010年三季度開始,LED芯片報價大幅走低。不過,受利潤依賴高額補貼、產能擴張過度與技術受制于人的影響,目前國內LED企業的利潤空間并未見大幅增長。剛剛公布的上市公司2011年一季報顯示,部分LED企業業績增速有所放緩。
2010年中國LED產業總產值達到1200億元,企業數量接近4000多家,過去5年平均增長率為35%,2010年超過40%.在未來5年內市場規模將達到5000億元。LED產品的應用空間廣泛,從汽車照明到普通的家具照明燈具,再到城市景觀照明工程、路燈照明、裝飾照明等諸多領域,市場潛力巨大。近10年LED的成本每年都在下降,2015年LED產品價格有可能降低至2010年的1/5,屆時通用照明市場滲透率將上升至50%,2020年LED照明坐擁照明市場超過75%的占有率。
亞洲LED照明步入黃金發展期 注入新元素
亞洲LED照明產業步入黃金發展期,各企業積極進取的態度,為LED照明產業不斷注入新元素及帶來更激烈的競爭。傳統照明企業積極開拓LED照明產品線,以半導體為主營業務的生產企業亦著力于LED光質量的提升,新興產業的巨大潛量刺激了大量的后起之秀,其快速追趕的步伐讓先行企業不敢松懈。在各種因素的掣肘下,亞洲LED產業難免要經歷一段混沌的競爭期。
中國:龐大市場潛量及低生產成本吸引LED投資熱,令LED照明試產滲透迅速提升;
臺灣:利用資源整合及海峽兩岸緊密合作,創造出獨有競爭優勢;
日本:掌握各項專利積極研發,確立市場頂尖技術定位;
韓國:大集團不斷切入,投資LED照明產業生產及研發,積極搶攻LED照明市場。
淘金中原中部LED照明交易中心成立
作為一種新型光源,LED照明不僅應用于景觀照明,隧道照明、電視、汽車、室內照明等越來越多的領域都開始應用。
隨著中國LED產業正進入快速上升通道,為LED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據專家預測,隨著全球眾多國家紛紛訂立政策推動LED照明應用發展,預計2015年僅中國LED照明市場規模將近千億美元。
“LED市場太大了”
50萬個大功率LED燈泡、37000套LED專用燈具、5萬平方米發光面積,在2008年奧運會上,流光溢彩、由燈光變幻出萬種表情的水立方創造了一個世界之最: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LED藝術景觀照明建筑——這種高科技的照明開始大規模地走進國人視線。
奧運會只是一個引子,通過開幕式及各種景觀,LED一夜之間得到了大眾的認識。事實上,LED不僅僅是一個行業的突破和發展,其功能之多樣化,已經影響其它行業的延伸。
早在幾年前,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制定并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明確地提出了LED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的發展目標和政策建議:到2015年,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率在30%左右,功能性照明達到20%左右,液晶背光源達到50%以上,景觀裝飾等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圍繞以上發展目標,發展意見也明確提出,要積極實施促進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的鼓勵政策。
“隨著市場成熟和政策引導,各地區的示范工程,也會更青睞于LED相關的設計與產品,LED市場太大了。”一位業內人士認為,LED的所帶來的是一種產業革新,大有可為。
北上西進 中部LED成橋頭堡
LED產業的興起,國家政策的支持,使LED行業在產業革新的同時,帶動了整個產業版圖的重新勘分。
十幾年前,我國的LED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而北方的LED生產企業則相對較少,主要以代理銷售為主,“南生產北代理”的大格局是產業的真實寫照。
但從2010年3月后,這種現狀開始被改變,呈現出“北上西進”的明顯趨勢。所謂“北上西進”,就是從投資產業和經濟空間變動格局來看,不斷地處于由南向北、由東向西較大的轉移。
當時,河南省發改委等6部門聯合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河南省半導體照明產業的指導意見》,頒布關于加快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新政出臺,LED產業發展已成為河南省節能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新低碳經濟增長點。
與此同時,隨著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 LED行業作為一個重要的招商引資領域,河南省從上到下都得到了重視。在郭庚茂主政河南省府期間,曾親自出馬邀來臺灣鼎之奇、鼎元、惟昌、艾笛森4家國際級LED研發企業在此投資建廠,而一時轟動全國業界。
如今,以河南為代表的中部LED聚集地,不僅引進上游生產加工企業,擴大工業產值,同時將著力做好服務流通配套領域的建設與發展,成就全產業鏈的健康發展,使河南成為了真正的LED行業強省。就全國產業版圖來看,而隨著中部LED產業的發展,在全國正逐步形成“橋頭堡”的實際功能。
淘金中部LED照明交易中心
中原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LED在中部已迎來大發展機遇,吸引了大量資本前來淘金,這也使有一個專業的LED交易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在這背景下,中部LED照明交易中心(下稱交易中心)應勢而發,將作為改變中國LED產業南北布局失衡的行業橋頭堡,奠定中國中部LED行業發展的基石,打造中國 LED照明第一交易門戶。
“目前,中國北方尚無LED產業的市場,交易中心則是區域產業走向繁榮的核心要素,是現代產經結合模式的集聚點與爆發點,商業經濟價值在于其具有集聚與輻射功能。”交易中心投資商河南中力國際集團負責人馬紅梅表示,“中部LED照明交易中心”的誕生,將匯聚億萬財富,成就宏遠偉業。
據了解,正在招商的交易中心將特為商戶成立中部首家LED產業的商會聯盟組織 —— 中部LED商會聯盟。將與官方、半官方機構合作,與國內近百家同類商會組織合作,建立“政府 —— 商戶”的快速交易通道、建立全國性商會資源交易平臺,實現資源共享、商源共享、商機共享,從而直接惠及于百億元的中國北方內陸空白市場。
此外,中部LED照明交易中心依托全國最大、最專業的廣告市場,加之云集了中部70%的LED經營商戶,買家資源無限膨脹。
LED發展勢如破竹 傳統照明企業有待向LED擴展
在2011年6月9日廣州國際照明展上,LED照明以絕對優勢的曝光率,成為本屆展會的亮點。幾乎所有的參展商,都將LED照明產品擺放在了展位的顯著位置。傳統照明企業在固守原有城池的基礎上,紛紛投入LED開發和應用,一場轟轟烈烈的LED大潮已經迅速席卷了整個中國照明行業。
LED產業發展勢如破竹
“今年的照明展會幾乎都變成了LED展。”TCL照明電氣事業部總經理李益民說。據了解本次展會全部13個展館中,有6個以LED命名。在幾乎所有參展企業的展臺上,LED都被擺在了顯著位置。“我感觸很深,現在照明展應該叫LED應用推廣展才對,一半左右都是LED展示。LED這個趨勢是無可置疑的,我感覺到現在形勢已經把我們推到必須要進入這個行業的地步了。原來我們對LED還只是在關注,因為整個市場氛圍沒有起來,整個市場銷量沒有起來,整個LED因為價格居高不下,感覺到還只是在一些重點項目工程領域。現在再次感覺到市場越來越強烈,這個信號越來越強烈,必須要做這個事。”照明總經理趙志軍說。
同往年展會相比,本屆廣州國際照明展除LED參展比重明顯增加外,另一個變化也在悄然顯現:LED產品已從裝飾性逐步向功能性轉變。LED光源、LED商業照明、LED戶外照明網絡超女,甚至傳統家居照明企業也大范圍地展出了LED家居照明產品。而家居照明,是目前LED照明應用范圍最為狹小的領域。
據了解,同往年展會相比,本屆廣州國際照明展除LED參展比重明顯增加外,另一個變化也在悄然顯現:LED產品已從裝飾性逐步向功能性轉變。
LED照明沖擊傳統照明企業
“我們已經將大部分傳統照明項目轉向LED。”松普照明總經理汪德泉表示,他們在傳統照明的基礎上,已經紛紛推出了系列LED產品,并積極進行市場嘗試。
做,還是不做?這似乎不再是一個問題。雖然仍有技術、價格等因素的制約,然而LED作為替代光源已經成了行業共識。佛山照明國內銷售經理張開明表示,現在光源產品的發展,尤其現在是LED的推出,對行業整個改變比較大,例如傳統的產品面臨著轉型的問題。現在佛山照明除了進一步發展LED高效節能產品外,對整個燈具項目,我們也會加大投入力度,因為燈具的產業規模比光源還要大。“尤其在國內市場已經逐步形成這樣的沖擊。一些傳統做照明的生產公司,開始從傳統燈轉到LED,第一看到這種趨勢,第二看到這種沖擊和壓力。縱觀最近三年,2008、2009、2010年照明展可以看出,LED在整個展位上展出的比例逐年在提升,尤其是今年使用面會更廣,就說明了大家把它的趨勢由半導體照明替代傳統照明的方向上。”真明麗副總經理李治佳說
事實上,雷士照明、歐普照明等國內照明巨頭均已高調宣布進軍LED照明領域。其他巨頭在介入LED之后,均開始變得低調。但敏感的業內人士無不感到,在這低調的背后蘊藏了審慎卻急迫的態度。
向LED擴展 傳統照明企業銷售增加
回顧過去一年,國內通貨膨漲壓力增大,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持續上漲,國內照明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的營業費用大幅上升,行業平均利潤率逐漸趨薄。在市場需求基礎上,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照明行業的發展蘊含著巨大的潛力,從行業內相關上市公司的銷售情況來看,LED照明產業未來的經營和盈利能力具有廣闊的空間和穩定性。
2010年,陽光照明加快從傳統照明產業轉向新興照明產業,并重點推進微汞環保型節能燈新品和 LED照明新品的產研進度。在2010年陽光照明超計劃實現了年度計劃目標,全年實現營業收入 21.7億元,完成計劃目標的 102.04%,增長24.52%。雷士照明2010年總收入較前一年增加54.3%至4.7億美元,該公司加強對節能光源的推廣;照明電器產品銷售增長64.5%,主要受惠于與燈具產品和光源產品的配套銷售增長。近期雷士照明大規模推出LED照明產品,表明了發展LED照明產業的決心。
由此可見,傳統照明企業盈利能力可圈可點,在產品戰略上都積極跟進LED潮流,擴大LED照明業務規模。傳統照明企業正在煥發新的活力。為此,有專家預言,未來10年LED照明市場將逐漸走向成熟,也是傳統照明向LED照明燈具轉型成敗的最關鍵的10年。
誰能點亮LED民用市場?
受“十二五”產業調整目錄政策的積極鼓勵,國內LED產業正在迎來巔峰時刻。
近日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謝極透露,發改委正在組織編制半導體照明產業的“十二五”規劃,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考慮將LED納入“綠色照明工程”中。目前LED照明產品價格比較高,銷售市場以政府采購為主。如果LED照明產品能夠入圍綠色照明工程,財政補貼將從對廠商的直接補貼轉為補貼消費終端,消費者可以以更低的價格購買,這將有助于打開空間廣闊的家庭自用市場。
LED照明應用正逐漸從LED背光源向普通照明領域滲透,這將給整個產業鏈不同的參與方都帶來全新的商機。
投資升溫
從剛剛結束的全球最大照明展第十六屆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的統計數據就可以看出LED產業的熱度:LED展共占據12個館,展出規模達12萬平方米,占整個展覽面積的一半;LED參展廠商超過1800家,較上屆增長一倍還多。
展覽會的主辦方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董事潘文波介紹,LED是當下最具想象空間的節能環保投資領域之一。如果將現有照明市場完全替換成LED,其潛在規模高達3000億美元。預計2011年中國LED產業產值可達1800億元。由于國內外LED需求出現井噴,引發各路資本爭食這一龐大的新興行業市場。
潘文波介紹,從2010年開始,國內LED市場景氣指數開始轉向樂觀,海內外投資兼并整合上下游企業的進程加速,國有資本、民間資本等紛紛進入,出現產業投資熱潮。
日前,上舜照明宣布:獲得金沙江創投首輪投資1000萬美元投資。此前,金沙江創投從上游到下游,已先后投資了8家LED企業,包含產業鏈上的每一個環節。金沙江創投的創始人之一伍伸俊表示,LED可能將徹底取代傳統的白熾燈,成為照明舞臺上的唯一主角,因此希望抓緊新一輪照明革命的機會。
此外,上市公司對LED的投資也明顯升溫,僅2010年投資計劃就超過300億元。其中,三安光電計劃投資達200億元;德豪潤達宣布41億元投向LED;浙江陽光2010年年報中宣稱,未來三年內對LED投入資金總額將為10億元;惠州科銳、比亞迪照明等一批超10億元的項目也相繼上馬,總投資60億元的臺灣洲磊LED芯片等項目落戶。
LED的迅猛發展也吸引了包括美的集團在內的中國家電巨頭的加入。廣東美的照明電氣制造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美的集團從2009年正式進軍LED產業,目前產品遠銷歐美,今年上半年,美的照明已創造超3億元銷售額。
專家預測,最快到2015年,LED在中國照明市場的占有率將達到20%,帶動產業規模達5000億元,中國也將進入全球LED照明市場的前三強。
民用藍海
據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統計,目前國內有各類照明產品生產企業萬余家,是照明產品的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2010年中國照明產品出口額達到185億美元。基于國內市場需求的旺盛增長,許多出口企業開始轉向國內市場。
目前LED照明已經滲透到普通照明領域,無論在室內還是室外均有長足的應用。不過,做好國內市場并不容易,就目前來看,商業照明市場比民用照明市場運作更為便利,批量銷售與規模采購,讓LED照明在商業照明市場一路走高,增長率明顯,而民用市場則困難重重。
國內幾家大的照明品牌企業,比如歐普照明、雷士照明,均嘗試過普通民用照明產品的推廣,包括在其終端零售店里上架過LED產品,或者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數款民用LED產品等舉措。但從市場反饋看,這些民用LED照明的試水產品并不成熟,銷售狀況也不樂觀。
LED照明產品進入通用照明領域的最大障礙在于過高的成本。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希維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當前LED照明普及化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價格壓力,其次是單位流明(光通量的單位)的功耗比(lm/W)。從晶片到封裝的各個環節,都必須采取多樣措施,如添加紅光晶粉、發展高壓LED等,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他預測,今后高壓LED將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目前75W與100W照明產品的替代品也將陸續登場。一直阻礙LED照明產品進入通用照明領域的價格問題,有望在未來五年內得以解決。
深圳市全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從事LED行業多年,但至今仍然沒有涉足民用LED照明,也是因為技術和市場均不成熟。“做了也沒有人來買,進去就會吃虧。”該公司董事長王松柏告訴記者,考慮民用市場,應該是在2015年以后的事情。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理事長陳燕生也認為,大功率的LED室外照明不宜大范圍推廣,應以試點為主,避免造成浪費。
恰恰因為這一困境,國內一直不乏尋求技術突破的企業。伍伸俊表示,他們投資的目的就是希望抓緊新一輪照明革命的機會,投資了一批“具有顛覆性技術”的公司。其中,一家名為晶能光電的公司,采用硅材料作為襯底生產芯片,走的是一條全新技術路線,在降低材料成本的同時,還可以繞開日亞和Cree布下的專利壁壘。“這些公司將使LED賣到10美元一個,并且價錢還會不斷降低,而同行要價可能需要30歐元。只有這樣的價位,LED才可能徹底取代傳統的白熾燈,成為照明舞臺上的唯一主角。”
據了解,通常100流明的LED球泡,2009年價格在100元以上,現在零售價40元,壽命從2-3萬小時到7-10萬小時不等,性價比提高了數倍,這一數據可以說是LED在向民用普及的道路上邁出了顯著的一步。
產業鏈突圍
盡管LED照明市場炙手可熱,但國內企業尚難從中分羹。
目前在中國,以日亞化工、歐司朗、Cree為代表的日本、美國和歐洲企業為第一陣營,主導著LED照明市場;中國臺灣和韓國處于第二陣營,在照明領域尚處于突破階段,主要供應的是消費類電子產品背光源LED;但是,內地企業由于規模分散,技術落后,所涉及的僅僅是以景觀裝飾、招牌廣告、戶外大屏幕顯示等低端市場為主。
目前,國內企業能掌握核心技術的,僅限于外延片、封裝等中下游領域,但有機硅、芯片等技術掌握在科銳等國際巨頭手上。由于LED上游芯片生產主要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致使下游生產商的器件主要依賴進口,極大地制約了LED產業上游的成本控制。
和光伏產業類似,處于成長早期的LED產業由上游壟斷了大部分利潤,占數量不到20%的產業鏈上游企業可以獲得70%的利潤。而這其中,影響產業技術路線的襯底材料開發更是各個環節技術的樞紐。
作為LED產業最核心的技術之一:襯底材料技術,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不外乎兩種技術路線:日本日亞化學公司的藍寶石襯底和美國Cree公司的碳化硅襯底。這兩家企業曾壟斷了幾乎全部襯底材料市場,并營造了復雜的專利體系,給渴望進入的外來者設置了極高的技術壁壘。
眼下,居技術壟斷優勢的外資企業,正在國內市場迅速圈地。5月23日,占地100畝、總投資超過3.5億美元的旭瑞光LED外延芯片項目落戶南海,該項目由美國SemiLEDs Corporation與在國內半導體照明行業巨頭共同投資。在LED行業浸淫10多年的王松柏認為,這又是一出“以市場換技術”的交易,將以中國市場巨大的代價換取未來多年才可能引進的并非前沿的技術,這是一筆無奈的“虧本生意”。
站在巨頭肩膀上發力內地市場者也不乏其人。香港奧的亮照明設備公司與科銳合作,利用優勢技術,自今年起大舉向中國內地市場進軍。該公司銷售總經理呂衛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及廈門等地設立辦事處,這一網絡還在向其他地區大力擴張。
面臨如此市場格局,國內企業在出口轉內銷的道路上更是困難重重。廣東鶴山的廣明源照明,3年前LED出口占80%,如今國內市場已成為重要的市場戰略,正在努力增加內銷比例,但面對外資的競爭壓力,公司更多是從營銷戰略上取得發展空間。該公司試水營銷聯盟制度,這種嘗試暫時沒有明顯體現出效果來,但從一個側面表明,國內市場的拓展難度很大。
2010年我國LED行業開始大規模進軍芯片生產,從2010年三季度開始,LED芯片報價大幅走低。不過,受利潤依賴高額補貼、產能擴張過度與技術受制于人的影響,目前國內LED企業的利潤空間并未見大幅增長。剛剛公布的上市公司2011年一季報顯示,部分LED企業業績增速有所放緩。
來源:OFweek電子工程網
廣州全路公司服務范圍:
1.廣州亮化工程、光亮工程、夜景燈光設計、亮化施工、LED亮化工程、樓宇照明、辦公樓燈光、寫字樓泛光亮化、酒店照明、建筑燈光、園林亮化、公園燈光、廣場照明、道路照明、橋梁亮化等;夜景動畫、Flash動畫。
2.企市業單位、醫院、學校、部隊、社團等機構標識設計;停車場交通標識方案;燈具調試、燈具安裝、LED發光字安裝;標識標牌安裝、標識施工。
廣州市全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dachangfa.com/
白云區設計分部-雅可思照明設計部:http://www.861228.com/ http://www.yakeys.com/
同類新聞
- 2022-3-19 廣州亮化工程--節日燈飾
- 2021-4-23 廣州亮化工程-- 路燈光衰問題
- 2021-4-23 廣州亮化工程--鈣鈦礦LED最新綜述
- 2020-12-3 廣州標識泛光工程、廣州交通設施工程、廣州燈光亮化工程--精工
- 2020-12-2 廣州標識工程,廣州交通設施工程,廣州亮化工程--多功能LED
- 2020-11-30 廣州標識工程,廣州交通設施工程,廣州亮化工程--EPC的特點